酒类电商有没有未来?
2017-03-09 2568 0 0
文/IT老友记
一、一段闲话回顾
晚期的中国近代史,特别是展开资本主义革命的那段时期,特别有意思。保皇派、立宪派、革命派林立,朝秦暮楚、勾心斗角的狗血故事天天上演,整个神州,实际就是一个大戏场。
但革命派的故事却很是有意思,辛亥革命得了江山,却转眼又没了;然后进行二次革命,却转眼又成了“落跑新娘”,流亡海外……
革命党人还是很顽强的,很快又卷土重来,先是把同盟会改成了革命党,后面又改组为国民党,更是在后面建立了黄埔军校,北伐战争爆发后,先是打跑了广东的陈炯明,很快就平定天下;还有不服的,又来了个二次北伐,搞定了张学良,一统江湖。
一段看起来很简单的故事,中间却是有着一个重大的信号:黄埔军校的建立。这个信号,实际上意味着革命的模式发生了巨变,革命也同时有了自己的力量。
这个标志背后,实际上还有一系列的变化,如同盟会变成了中华革命党进而变成国民党,开始形成严密的党章等纲领性条文。
不要小看这个变化。因为这里藏着一个重要的“常识”,即西方的政党多与东方不同,西方政党的党员无需宣誓入党等手续,更不需遵守什么党章党纪,它实际上是这样的一个运作机制:你支持谁你就是谁的党员。比如此番支持民主党了,就是民主党的了,下回支持共和党了,又属共和党了。
最初的同盟会就是这种“舶来品”,实际上是工、商、学、研等领域的联合社团,是一种宽松群团组织形式。
但这种模式下,无论是武昌起义打响的辛亥革命还是后续的二次革命,无一例外,都失败了;但模式进行了改变,北伐战争迅速就统一了全国。
实际上,郎中无意政治,但为什么会聊到这个话题呢?因为啊,这段历史如果放诸今日中国之商战,也一样是没有什么不合理的。而且,以史为镜,可以知兴替。更重要的,如果熟知历史再熟悉这个行业,那么一定程度上就能够做个“半仙儿”,成为能够预知一些结果的“江湖郎中”,像阿德哥那样的。
二、三个问题:
今天,按这样的一个逻辑,我们来聊聊酒类电商,这个行业最近泛起的一种声音,酒类电商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,酒类电商没有未来。
从商业的意义上,我们必须得去界定一下“未来”这个词语本身,在郎中看来,未来无处乎二层意思:一种未来就是“赚钱”,等同于生意;另一种未来则意味着“事业”,这个事业对参于其中的各方,均是有益的,有效的。这是一种能够基业长青的模式。
界定清晰了,那么拐回头来看酒类电商。在电商大潮下生发出来的一支,酒类电商在2008年之后开始蓬勃,基本都拿到了融资,但走至今天,似乎并未成什么气候,最大的一家酒仙网,也不过15亿元的年度流水,而更多的酒类电商,基本已烟消云散。
郎中经历整个酒类电商的大潮,不管是国内最早成立的也买酒,曾与袁疆、刘君、葡萄酒小皮等多有沟通,还是其后的品尚红酒、酒美网、红酒客、原瓶集团、久加久、酒仙网乃至“茅王剑”自身成立的电商公司,亦多有沟通,但几个问题似乎从未能得以解答。
1、首当其中,酒本身作为流通商品,是否是一个刚需?
很显然,酒并非刚需,除了酒鬼还没有不喝不行的地步。那么,这个品类一如很多非刚需的商品品类一样,很难通过自身吸引用户及消费者。
频度不够自然需要高毛利率来支撑,所以酒类电商最初的一波从红酒做起,尽管历经了中间的洋酒、白酒的扩张,最后却还是回到红酒为主体的原因。没错,红酒确实暴利,这支撑当年很多电商的正向现金流。
那么还有白酒,中国的白酒市场更有意思,一边是“茅五剑”等一线白酒标品,另一边却是带着强地域消费特征的“地方酒”,“茅五剑”价格高度透明,地方酒却一如葡萄酒,因为不了解,价格甚是混乱。
尽管消费白酒是中国传统,但是却受了不少外在因素的影响,一是3年来的“禁酒令”的影响,消费巨降;二是生活水平提升健康要求发现后,过量饮酒的酒风日降;三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,90后人群几乎不怎么碰烈性酒,白酒市场一片萧条。
但正如其它行业一样,酒厂萧条便会去“转型”,或者用另一词语叫“病急乱投医”,再花一笔钱,雇人干电商,希望能够来个乾坤大挪移,前年以来,酒仙网就曾以“代运营”的名义发了点小财,踩了不少酒厂的尸体。
至于洋酒,市场更加狭小,在此郎中不做论述。
很多业界的朋友都知道,也买酒创办的时候,还有一个兄弟,它的名字叫“也买茶”,但很快就关了。相信大家容易理解,相比酒类,茶就是更弱的需求品类了。
2、第二个问题是流量。
电商从业者多半是专业名词满天飞的主儿,SKU、CPA、CPS、ROI、FAQ、VMD等等,但玄乎背后,实际上谁都知道,影响电商的第一因素,不是其它的,而是流量。
那么从最多时期的200多家酒类电商,它们的流量从何而来呢?
这个问题是所有垂直电商都在思考的问题,谁都清楚,流量正在集中,入口型的流量已被阿里巴巴、京东、唯品会等少数公司“霸占”,自身平台获得流量的成本越来越高,更重要的,来的只是过客,他们不是归人。
流量因素严格讲是能决定电商企业生死的问题,它并不意味着能跑,而是意味着站起来,显然,最早的一波电商,烧钱最多的就是这一块儿,为流量花钱。
来自家流量不够了怎么办?那只好去人家家门口去蹭一下网喽,于是,我们看到了绝大部分酒类电商,去天猫开店了,去京东开店了,好嘛,全成了真正的酒商了,--酒的供应商。
正是基于此,许多电商朋友会说,“电商就是卖货”,意思大抵就是从这个角度生发。
但仅仅是卖卖货,却又不是酒类电商创业时初心,因为这样子下去,就真的变成了一个生意了。
3、第三个问题是场景化。
让我们回到酒类消费本身,酒的消费场景是什么呢?国人饮酒,早已丢掉了“斗酒诗百篇”的雅士风情,更无“何以解忧,唯有杜康”的西方饮品形态。现时的饮酒场景,绝大部分均因事饮酒,或好事庆贺,或坏事吊问,或三五好友相聚,或酒里生意达成。
总而言之,酒的场景化,多半又是突发的,及时的需求。
那么对酒的物流与时间就有了高度的要求,这也正是1919、酒仙网、网酒网纷纷布局线下O2O实体店的原因。
保卫酒类的消费场景,从而卖出更多的酒。但这样的O2O,就是这一轮的烧钱重点,从线下店的角度看,不如说传统酒商更有力量,他们有完整的线下通道。
移动互联网情况下,如果能够把流量问题(分平台卖货)、场景化问题(正在大规模烧钱中)、非刚需问题(如何解决毛利高的问题)全部解决了,似乎酒类电商还能有着一些可能,至少,它是一个完美的渠道。
三、网酒网之“黄埔军校”
从B2C(酒仙网模式)到O2O(1919模式),似乎酒类电商已大浪淘沙,基本只剩下前二者加最近获得融资网酒网了,基本就一个三家村了。
但恰恰这个新贵,引起了郎中不小的注意。成立于2011年的网酒网,几乎没有参与最初酒类电商烧流量的战火,而在O2O兴起的中途,它却宣布要玩一种玩法了。
这就是为何郎中在文章开头苦心铺了半天被子的原因了,因为,正如辛亥革命与二次革命一样,中国酒类电商似乎也是这样一个步调,B2C、O2O似乎都没能跳出模式之变:卖酒而已,酒的“搬运工”。
但最近与网酒网CEO李锐的沟通中,除了李总的酒类电商功力惊人,洞若观火的状态之外,真正吓了郎中一跳的是,网酒网要换模式了。这个模式,估计很快会在成都糖酒会上公布。
李锐的梦想不是做一个酒类电商,却是要做一个“乐视范儿的”品质生活电商,酒类只是其一个切入点,这个切点,可能就是行业之痛了!
熟悉乐视的人都知道,乐视才是互联网史上最凶狠的“价格屠夫”,不管是超级电视还是乐视手机都是如此,而这一次,该网酒网出手了。
网酒网提出了“红酒负利时代”,即亏本卖酒,这种战法恐怕正是已气息奄奄的酒类电商行业所最为惊惧的打法。
敢于以“自残”的方式吹响进攻酒类电商的号角,网酒网恐怕不仅仅是想收获一个行业第一就了事儿,依郎中看来,网酒网大抵是想做整个行业的“收割者”,依然是乐视玩法,“乐视出手,全都没有。”
敢于“自残”的自信来源于网酒网所提出的酒类电商3.0版,即三次革命,生态电商。
以乐视生态为依托的网酒生态,提出了“平台+产品+内容+服务”生态模式,即借助乐视关键节点自已打造,生态链上开放合作的“开放的闭环”体系,实现环环相扣,处处相接。
背后的乐视生态,正是网酒网的“黄埔军校”,这里面会输出忠诚的将校、会输出先进的战法,更会走出铁血的纪律与模式。
显然,网酒网借力乐视,直通合作,不仅借乐视全系解决了流量入口问题,更是改变了酒的搬运工状态,网酒网要围绕IP做自有产品,与易到的合作及乐视生活馆的布局则是要解决消费场景的问题。
创新动作已是不断,如《羋月传》热播而大卖的羋酒,与乐视体育独家合作的中超订制酒……
“乐视生态模式,你学不会。”乐视网CEO贾跃亭如是说。这之于网酒网,也就是“‘黄埔军校’你没有!”
“跳出酒来做酒”,李锐这句话让郎中记忆深刻。
去深究之,网酒网要干的事儿已很明了:以互联网的方式来做网酒网。
互联网玩法当前最热的两个词,一个是生态运营,一个是运营用户。
但酒已不再是酒,那么酒类电商还有未来嘛?聪明的你自己去想吧!
来源:电商报 http://www.iecnews.com/2016/O2O/0309/41162.html